1对1电话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业务 > 商业风险 > 成功案例 > 贷款诈骗罪案例评析

商业风险

贷款诈骗罪案例评析

时间:2013-05-02    来源:长昊律师网    浏览次数:

  基本案情

  被告人李某系某村副村长。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允许下,未同村委会成员商量,也未告知村民的相关情况,私自以“村委会”的名义在县扶贫办申请板栗、大枣秧苗的贷款项目,李某在明知该果苗款只需15万元的情况下,李某却向县扶贫办申请需20万元,在县扶贫办下达该项目文件指标后,李某以农户每户贷款200元的小额贷款的金额,私刻农户私章及代签字的方法,从县农业银行贷款20万元。李某除支付果苗款15.5万元后,将剩余的4.5万元非法占为己有。

  意见分歧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虽是副村长,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骗取银行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已触犯了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的规定,构成贷款诈骗罪。第二种意见认为,李某系副村长,是受国家机关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农户贷款购果苗的方式骗取公物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二款、第三百八十三条(三)项的规定,已构成贪污罪。

  简要评析

  所谓贪污,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国有单位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挪用、私分公共财物,索取、收受贿赂、破坏公务行为的廉洁性,或者以国家工作人员、国有单位为对象进行贿赂,收买公务行为的犯罪的总称。所谓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该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其他工作人员。即侵犯了国家金融机构的贷款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制度,又侵犯了金融机构对贷款资金的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而李某私刻农户私章,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骗取公物的行为,应该已构成了贷款诈骗罪。



文章声明:本网站发表的文章包括原创信息、转载信息和会员投稿,如您认为上述内容涉及个人、企业隐私或涉及著作权,要求修改或删除的,请发邮件至:1870527569@qq.com,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妥善处理。

热点话题:

商业风险

联系我们

长昊简介 电话:15915344883、15800707700  邮箱:1870527569@qq.com

声明:本网站由嘉莱特文化传媒运营 Copyright @ 2009-2019 长昊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5055623号

嘉莱特文化传媒法律顾问合作单位:广东长昊律师事务所  座机:(0755)2675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