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1电话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 > 长昊维权百科 > 软件盗版侵权火速立案震惊深圳公安

软件盗版侵权火速立案震惊深圳公安

时间:2019-10-10    来源:长昊律师网    浏览次数:

       导读:2015深圳软件著作权犯罪经典案例——国内口腔护理产品制造龙头企业的软件代码被盗,前技术总监带走商业秘密另起炉灶,案发不到两个月被逮捕并火速立案,震惊深圳知识产权界。
 
       辞职另起炉灶,盗版惹怒东家
       深圳市RST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口腔护理品牌,该公司旗下的电动冲牙器在国内享有极高知名度,销量位居国内同类品牌前三,不久前居然发现市面上存在一模一样的产品!经查证竟来自公司前技术总监姜某、技术副总监梁某新成立的同类竞争公司——JLJ公司。
一怒之下,RST公司负责人李总拿着产品与软件著作权证书到公安机关报警,却被告知证据不足无法立案!李总想不明白了,把两款产品放在一起相似度100%,这活生生就是被严重盗版,怎么就立不了案呢?
 
       盗版侵权无小事,鉴定专家出妙计
      公安机关指出,侵犯软件著作权犯罪需要准备立案材料要围绕三个点:1、证明软件著作权归属;2、证明双方软件源代码或目标代码实质性相似的鉴定书;3、损失评估报告。因为软件著作权犯罪在知识产权法犯罪立法尚属于前沿阶段,具有很强技术性,因此公安在立案阶段十分谨慎,对不满足条件的软件著作权犯罪都让当事人退回补充证据再来立案。
广东长昊律师事务所鉴定专员卢腾飞专家告诉我们:“企业在被侵权前期一般无法获取侵权方的源代码,从产品性能跟外观上无法准确判断双方产品软件代码实质性相似。本案焦点在于,对方侵权产品软件代码被加密了,导致司法鉴定机构无法获取侵权软件的代码进行同一性比对的鉴定”。
       案件处于一筹莫展之际,卢专家灵感一现,只要证明双方功能相同、连BUG都一样的话,那么对方盗版的嫌疑就很大。最后司鉴专家从实验性角度出发进行关联性、同一性鉴定,果然不出所料,最后公安机关也认可两份鉴定报告,并予以立案,对犯罪嫌疑人立马实行逮捕。
 
       以案说法,潜藏在企业的盗版法律风险
       实际上,深圳科技创业氛围浓厚,从一家公司带着技术去创业,引起纠纷的不少。但据检察官透露,对于盗版侵权,大部分纠纷都是使用民事诉讼的手段,或者被侵权公司未报案,以至于案件并未进入刑事程序。
       广东长昊律师事务所黄雪芬律师告诉记者,司法实践中发现,侵犯软件著作权的犯罪可能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认定双方软件实质性相似十分困难,立法存在模糊之处,再加上类似案件取证也很困难,因而被追究刑责的少,但不代表类似行为发生得少。
       对于侵权企业,如果发现近期有大量异常订单的情况千万要警惕,咨询律师是否有存在被“钓鱼执法”的法律风险,如果已经涉诉,要争取时机告诉律师,不要错过取保候审的机会;对于被侵权企业,如果发现侵权行为千万不能打草惊蛇,也不要轻易动用平台规则进行“盗版打假”,冷静分析案情可以采取民事或刑事立案,争取企业利益最大化才是良道。
 
       结语:以上表明类似案件进入刑事程序确实较为困难。黄律师也告诉记者,正是因为立法有模糊之处,被追究刑责的少,这一罪名也常常被忽视。但是刑事程序一旦启动,带来的后果却又很严重,后悔也来不及。




       概要:软件著作权被侵犯该怎么办?想知道怎么找专业的律师挽回损失,您大可看看上面的文章。专业的侵犯软件著作权专家律师团队:擅长侵犯软件著作权立案、起诉。
       邱律师:15915344883,广东长昊律师事务所,软件著作权被侵犯了请联系我们。
       我们可帮助您立案起诉、成功维权、减轻损失、争议解决、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等全方位高效的法律服务。

 



文章声明:本网站发表的文章包括原创信息、转载信息和会员投稿,如您认为上述内容涉及个人、企业隐私或涉及著作权,要求修改或删除的,请发邮件至:1870527569@qq.com,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妥善处理。

联系我们

长昊简介 电话:15915344883、15800707700  邮箱:1870527569@qq.com

声明:本网站由嘉莱特文化传媒运营 Copyright @ 2009-2019 长昊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5055623号

嘉莱特文化传媒法律顾问合作单位:广东长昊律师事务所  座机:(0755)2675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