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1电话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 > 长昊维权百科 > 软件侵权的举证倒置

软件侵权的举证倒置

时间:2019-05-19    来源:长昊律师网    浏览次数:

        A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了八种情形的举证责任倒置,尤其是在原有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医疗行为致人损害两种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规定。特别是在医疗纠纷诉讼中,立法者基于医患双方举证的难易程度之考虑,从公平角度出发制定了举证责任的倒置。从保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角度出发,笔者建议在计算机软件侵权诉讼中也可以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理由可以从三个方面解释:第一,从原告方举证能力来说,由于计算机软件删除非常方便、迅速,证据不利于收集、导致实践中计算机软件侵权案件的取证困难重重。可以设想,随着侵权技术越来越高超、越来越隐蔽,当事人自行取证和公证取证会碰到越来越多的阻碍和麻烦。第二,从距离证据的远近来说,被告拥有争议的计算机软件,距离证据源最近。如果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将举证的责任交给被告,由被控实施盗版侵权行为的一方来证明自己没有侵权行为或与侵权事实没有因果关系,这样就解决了上述举证难题,对打击盗版,保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是非常有利的。第三,从诉讼经济角度考虑,因为原告取证所化的成本通常会远远大于被告举证的成本,如果将证明责任一味加诸原告之身,而被告以逸待劳,将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不利于保护软件权利人的经济利益。概言之,公平和效率的追求决定了计算机软件侵权案件举证责任倒置的必要性,双方举证的难易程度和信息的掌握权决定了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可行性。
 
       笔者认为,在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中,具体的举证要求是:
 
      (一)原告先提出初步证据,这个要求不能太高,包括:(1)自己享有被侵权软件著作权的事实,这需要原告提供相关的证明,比较便捷的做法是由原告提交“中国著作权保护中心”颁发的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2)被告提供给终端用户侵权软件的初步事实,即盗版软件与被告的关系,比如某用户就被告搭售盗版软件的证言。这需要软件买受者或终端用户的协助。 法院的作用在于:当事人难以获得买受者和终端用户的协助时,依申请而介入取证程序,给予当事人必要的支持,这也是符合《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之精神的。(3)侵权造成损害事实的初步证据。
 
     (二)被告必须证明自己拥有争议软件的著作权,或者证明自己没有将该软件提供给终端用户,即就自己行为与侵权后果没有因果关系和没有过错进行举证。这个证明要求比原告要高,即达到优势证明,足以使法院相信被告没有侵权。这样的举证要求对被告是不利的,但这会从正面促进它在经营中遵守著作权保护法律法规,保存销售软件的具体信息资料,提高证据意识。例如,在销售给终端用户的软件(或硬件搭售软件)发票上注明软件名称和其代理资格,向用户书面保证软件的合法性。
 
     (三)在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由被告承担败诉的责任。这是法官裁判规则。举证责任的根本意义也在于当事实处于真伪不明时确定不利后果的承担。
 
       根据(一),原告提出了被告侵权的初步证据,即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和侵权人的初步证据,这可以说明被告侵权的嫌疑,但不足以证明被告侵权事实的成立;根据(二),被告提出了能证明自己与侵权事实没有因果关系和没有过错的证据,如果用尽程序上许可的所有证明手段,事实仍未被证明,被告将承担败诉的后果。这就意味着,在举证责任“正置”的时候,原告必须向被告取证,并证明被告与侵权事实的关联性;在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下,原告无需向被告取证,而只要通过向第三方取证,提出初步的证据,然后由被告就自己与侵权事实没有关联性举证,这大大减轻了原告的举证责任,“陷阱取证”就没有必要了。这样做可能存在两个忧虑:第一,举证责任倒置会不会导致原告滥诉?比如原告借此打击无辜。笔者认为,在实际的诉讼中,原告需要投入成本、需要承担被反诉的风险、需要顾及自己的商誉,作为一个理性的商业主体是会比较慎重的,而且还有初步证据的限制,大可不必担心滥诉;第二,举证责任倒置是否会泄露商业秘密?比如原告想通过被告举证来获得被告的某些商业机密。笔者认为这里可以设立一个界限,即涉及核心技术的证据可以不公开,由被告人直接提交法庭,在必要时引进专家证人协助法官作出判断。再者,对于恶意获得商业秘密的原告,有《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其他法律的规制,已非“本案”考虑的范围了。
 

       B

 
       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在知识产权诉讼中的应用:
 
       除了“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原则外,最高法院在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4条规定了几类特殊的侵权案件,以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举证责任,即通常所说的举证责任倒置。
 
        举证责任倒置加大了被告在民事诉讼中所承担的民事义务,增加了被告的诉讼风险。因此,适用举证责任倒置有严格的条件限制。首先,应当严格掌握该原则的适用范围,必须是民法通则或其他知识产权实体法中明确规定的特殊类型的侵权案件才能适用。法律法规没有明文规定的,不能由法官任意扩大举证责任倒置的适用范围。其次,应当严格掌握该原则的内容,当事人所负担的举证责任仅仅是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或证明原告有过错,如果又提出新的主张并按照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举证责任,则不适用举证责任倒置。
 
       目前有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是1 98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该法第60条规定,对发明专利产品制造方法,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的制造方法的证明最高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4条也作了相应的规定。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改后,将这一条改为“如果发明专利是一项新产品的制造方法,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的证明”,也就是说,只有“新产品”的制造方法发明专利被侵权才适用举证责任倒置。
 
       审判实践中有观点认为,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中,被告对于其使用的技术来源负有举证责任。从当前立法情况来看,并未规定这类案件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告仍然对被告采取不正当手段实施侵权行为的主张负有举证责任。如果被告提出自己使用的技术来源合法或者权利人的技术不具备法律规定受保护的条件,是提出自己的抗辩理由,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被告对其抗辩理由负有举证责任。
 
 

       概要:软件著作权被侵犯该怎么办?想知道怎么找专业的律师挽回损失,您大可看看上面的文章。专业的侵犯软件著作权专家律师团队:擅长侵犯软件著作权立案、起诉。
       邱律师:15915344883,广东长昊律师事务所,软件著作权被侵犯了请联系我们。
       我们可帮助您立案起诉、成功维权、减轻损失、争议解决、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等全方位高效的法律服务。



文章声明:本网站发表的文章包括原创信息、转载信息和会员投稿,如您认为上述内容涉及个人、企业隐私或涉及著作权,要求修改或删除的,请发邮件至:1870527569@qq.com,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妥善处理。

延伸阅读:

热点话题:

联系我们

长昊简介 电话:15915344883、15800707700  邮箱:1870527569@qq.com

声明:本网站由嘉莱特文化传媒运营 Copyright @ 2009-2019 长昊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5055623号

嘉莱特文化传媒法律顾问合作单位:广东长昊律师事务所  座机:(0755)2675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