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1电话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业务 > 合同法务 > 成功案例 > 机动车过户登记应属所有权登记

合同法务

机动车过户登记应属所有权登记

时间:2013-04-13    来源:长昊律师网    浏览次数:

  一、案情回放

  2004年12月26日,许某与邓玉某签订一份《转让协议书》,约定邓玉某将从他人处受让来的粤S•77877号宝马车以8.5万元的价款转让给许某,并在协议中载明该车无法过户。当日,邓玉某在收到全部购车款后将车交给许某使用,并提供机动车行驶证和车辆购置附加费缴费凭证各1份。机动车行驶证上的车主为陈维藩,车辆购置附加费缴费凭证上的车主为东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清溪中队。

  2005年6月,许某以该车无法过户,邓玉某提供的车辆不属其所有,邓玉某无权处分,双方的转让行为无效为由提起诉讼,要求邓玉某返还购车款8.5万元并退还邓玉某粤S•77877号车辆。邓玉某则认为公安机关办理机动车登记,是准予或不准予上路行驶的登记,不是机动车所有权的登记,车辆行驶证上的登记不能作为判别机动车所有人的依据。粤S•77877号车辆是原告合法转让所得,其与许某签订的《转让协议书》是在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达成的,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而且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的规定,应当认定有效,其转让给原告的车辆行驶证车主陈维藩已在香港,无法办理过户手续。转让车辆购置证和行驶证加盖的车辆每年年检章可以看出该车属准予上路,来源合法的车辆,其完全有权处分该车,因此,请求法院驳回许某的诉讼请求。

  二、法院判决

  法院对本案作出判决:邓玉某应于判决生效后5日内返还给许某车辆转让款8.5万元;许某应于判决生效后5日内将正常行驶的粤S•77877号车辆返还给邓玉某。

  宣判后,邓玉某向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三、争议焦点

  本案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实际上是对机动车过户登记的性质的认定。长期以来,这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物权公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占有,一种是登记。占有方式主要适用于动产,而登记方式则适用于不动产及一些价值重大的特殊动产,如船舶、飞机等。

  四、长昊评析

  我们认为机动车过户登记也应认定为所有权登记,理由如下:

  首先,机动车登记采取实质审查,符合所有权登记的特征。所有权登记指的是以登记簿或登记证书记载作为判断是否享有或取得物权唯一或绝对凭证(即作为物权公示手段),在物权转移时,只有经登记才产生物权变动的效力。正因如此,所有权登记更加的谨慎,多采取实质审查主义,如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条规定:“申请机动车登记,应当提交以下证明、凭证:(一)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二)机动车来历证明;(三)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或者进口机动车进口凭证;(四)车辆购置税的完税证明或者免税凭证;(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在机动车登记时提交的其他证明、凭证。”车辆管理机关在进行机动车登记时,要对所有人身份、车辆来历、权利存在的证据等进行实质审查。这些要求,完全符合权利登记的特征。而且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二条要求,机动车所有权发生转移的,也应当办理登记。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规定的机动车登记,其性质是所有权登记。

  其次,机动车登记是所有权登记,也已经为物权法(草案)所确定。物权法(草案)第二十八条规定:“船舶、飞行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理论上认为,不动产未经登记不能发生物权效力;动产即使未经登记,只要合法占有了,就取得了事实上的权利,但是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虽然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登记,在效力上确实存在一定差别。但是这个差别的特点也说明,动产物权登记的规律就是首先在事实上取得物权,然后通过登记从法律上确认物权,以对抗善意第三人。但是尽管如此,不能否定动产登记为物权(所有权)登记的性质。物权法(草案)的规定,与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所规定的机动车登记,是一脉相承的。这也说明目前的机动车是所有权登记。

文章声明:本网站发表的文章包括原创信息、转载信息和会员投稿,如您认为上述内容涉及个人、企业隐私或涉及著作权,要求修改或删除的,请发邮件至:1870527569@qq.com,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妥善处理。

延伸阅读:

热点话题:

合同法务

联系我们

长昊简介 电话:15915344883、15800707700  邮箱:1870527569@qq.com

声明:本网站由嘉莱特文化传媒运营 Copyright @ 2009-2019 长昊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5055623号

嘉莱特文化传媒法律顾问合作单位:广东长昊律师事务所  座机:(0755)26751234